緊盯群眾期盼 認真履職盡責
本溪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駐本溪縣清河城鎮臺后村
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龔德友工作紀實
龔德友,男,1987年10月參加工作,1990年3月入黨。參加工作以來,多次被評為“優秀共產黨員”和“優秀機關干部”、6次榮立三等功、榮獲沈陽軍區學雷鋒標兵并頒發學雷鋒銅質獎章、被機關工委評為“優秀黨務工作者”。35年前,他從老家湖北到東北遼寧,懷著了荊楚的睿智兼容了關東的豪爽,從綠色軍營到山城本溪,挺著軍人如鐵的脊梁投身于蓬勃發展的地方。35年后,他從市里機關到田間地頭,銘記著重托追逐著鄉村振興的夢想,從解決百姓企盼著手,腳踏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。
作為全省第二批駐村第一書記,龔德友和駐村工作隊員一道,于2021年9月1日正式來到本溪滿族自治縣清河城鎮臺后村。和大多數駐村第一書記一樣,到村后就立即開始走訪熟悉情況。通過調研他發現,臺后村人力資源流失嚴重,集體產業發展受限,加之本村由于山多地少、交通不便、信息閉塞,群眾思想觀念落后、地理位置偏僻、種植作物單一、經營項目匱乏,難以集聚吸引發展產業企業進駐,嚴重制約了各項經濟項目落地和產業結構發展。致使村里沒有支柱礦產企業產業、沒有特色旅游景點、沒有飯店旅店民宿、沒有集體經營實體。盡管完成了脫貧攻堅,但如果說想要讓這里真正實現振興,讓百姓增收致富,難度是可想而知的。通過調研分析,龔德友對自己的工作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。他告訴自己,第一書記就必須是百姓第一、責任第一、擔當第一!工作的方向有了,剩下的就是努力實干。到村后,龔德友第一時間進入工作狀態,緊密結合本村實際情況和百姓最“急難盼愁”的基礎設施條件差、鄉村振興項目少、百姓出行和吃水難等問題一一開展工作,用實際行動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。
鞏固增強黨支部戰斗力
經過多年的努力,臺后村的組織建設切實得到增強。而龔德友要做的是進一步做好鞏固和夯實,讓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。作為駐村第一書記,他認真落實村“兩委”班子學習要求,自覺整理記錄學習筆記40多篇,撰寫黨課教案7篇,上報信息素材29篇,并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輔導培訓,走村入戶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,對農民涉法知識及時進行普及。
為推動村里農業產業的發展,提高村民科學種植養殖技能,龔德友邀請市縣農科專家到村講解農作物品種選擇、病蟲害防治、高效種植技術和豬牛羊雞鴨鵝疫病預防治療常識。村鎮辦公電腦緊缺,他們積極聯系幫助解決了7臺。協調市文旅局在村里安裝了價值4萬多元的健身器材,組織開展了“送戲下鄉”活動,以此潛移默化的提高了群眾思想素質和文化素養,使黨的二十大精神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。年齡大的老人激動地說:“多少年沒有在家門口看到這么好的文藝演出了,還是黨的惠民政策好啊! ”
立足村情解決民生民情
龔德友始終把群眾的“小事”當成自己的大事去辦。在得知防返貧戶尚德生8歲兒子尚爾鵬確診為腦瘤且病情越來越嚴重的消息后,他就帶領工作隊員送去了現金和慰問品。為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,龔德友一邊向市縣紅十字會申請過冬物資,一邊組織機關黨員干部開展捐贈活動。經過多方協調,為村里捐贈各類衣物370多件、鞋子200多雙、毛毯棉被各4件。在得知陳堡常住無戶籍、無兒無女、無生活來源的單身流浪漢生活沒有著落的情況后,他及時向市民政部門溝通,定期向其送去棉衣、糧油等物資以解決其生存問題。為引導建檔立卡戶轉變種植觀念,他自費購買了大葉茼蒿、莧菜等南方秋菜種子60多份,一一送到在村居住的56個建檔立卡戶家中,在村里建起了“駐村第一書記的56個小菜園”。
針對村里農家書屋圖書資料匱乏的問題,他在協調機關開展圖書捐贈活動的同時,積極向圖書發行機構爭取。短短幾天時間,就為村里送來1330多冊圖書。他還向市圖書館領導尋求幫助,在臺后村掛牌成立了全市農村第一個鄉村圖書館,將2000多本圖書送到村里。村農家書屋也因此被推薦為省級農家書屋達標單位。
穩固脫貧成果加速全村發展
為推動村基礎設施改造和集體經濟發展,龔德友多次到省市縣有關部門協調申報服務民生項目。針對陳賈堡水泥路面破損嚴重,雨雪天氣群眾出行艱難。他就利用“一事一議扶持政策”向市縣相關部門申請專項資金50多萬元,對陳賈堡2200米街巷路進行修建。為解決村民飲水困難問題,他向相關部門申請專項資金40多萬元,為雙嶺堡鋪設自來水管網6000多米。得知村供暖經費緊張,他及時向局黨組申請5000元現金以解燃眉之急。針對村集體臨時種植的木耳銷售遇到了困難,龔德友在朋友圈里宣傳推銷,又聯系稅務部門完成稅務登記開據銷售發票,幫助銷售木耳140多斤,為村里創收7000多元。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,他帶領工作隊員和村干部一道,對9個村民小組6公里的河道120多噸垃圾進行全面清理。
關注教育為鄉村振興謀未來
作為“第一書記”的龔德友深刻地感受到,鄉村振興必須要教育先行。針對清河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地處偏遠,教育教學環境較為簡陋,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。經過多次溝通協調,他為學校爭取到價值35萬元的籠式足球場建設項目,隨后又向上級有關部門爭取專項資金120萬元,建設了標準化的塑膠跑道。了解到學校師生洗浴熱水保障困難,他積極聯系省愛心企業全額無償資助近16萬元,免費為學校教職工宿舍和師生洗浴用水供熱系統進行節能改造,不僅解決了師生洗浴熱水供應的困難,每年還為學校節約電費近2萬元。為豐富學校教育教學活動,龔德友積極向教育出版集團申請學生課外讀物2000多冊,組織全校300多名學生走出大山參觀本溪市博物館,以此讓山里孩子更好地認識本溪、了解本溪、宣傳本溪、熱愛本溪。
堅守一線守護群眾健康安全
新冠疫情特殊時期,臺后村地處本溪、撫順兩市和高官鎮與清河城鎮的交界,防控的重要程度和工作強度可想而知。龔德友帶領黨員和志愿者積極深入330多戶村民家中發放宣傳手冊720多份,對220多戶村民進行疫情排查;對9個村民組401個住戶、860多人參加核酸檢測家庭人員信息進行標注和登記;他克服天氣寒冷、甚至帶病工作堅持130多天夜間值班;在36次31800多人次全民核酸檢測工作中,早上3、4點鐘起床,按時到位進村入戶、掃碼登記;在卡點他查驗、核實、登記過往人員5800多人、車輛3200多臺,勸返疫區來溪人員2100多人、車輛1120多臺;協助村干部對3戶4人疫區返鄉人員實施居家隔離,組織卡點對300多人進行現場核酸檢測和3臺救護車進行封車管理;他利用休息時間購買生活用品送至居家隔離群眾門前,身體力行詮釋著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和初心使命。
細心籌劃精準施策鄉村振興
為打贏“三年行動”首戰,深入開展“六個年”活動,龔德友主動牽線“搭橋”協調鄉鎮機關干部到省直機關開展鄉村振興招商洽談活動。他與省鄉村振興協會領導及5個愛心企業家進村入戶訪民情聽民意開展實地調研,走訪3名老黨員,與全村65個建檔立卡戶座談交流,為他們送去價值2.2萬元的米面5600多斤、70件毛衫、70件洗衣液等生活物資。他還利用遼寧省鄉村振興消費幫扶推介會的契機,單獨為鎮上爭取了2個展位,帶領鄉鎮企業參加全省特色農產品展銷。針對鎮酸菜加工企業銷售遇到的問題,他積極協調幫助銷售700多斤。為推動村民發展庭院經濟,他引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,引導村民利用門前空地安裝光伏發電板。這個項目的推動落實,每年可為百姓額外增加1500元以上的收入。
轉眼間,駐村工作已經快2年多了。經過龔德友同志的積極努力,先后向省市縣有關部門爭取項目10多個,折算資金價值340多萬元。他和工作隊的先進事跡先后被《人民日報--人民論壇》、《遼寧日報》、《遼寧黨建網》、《遼寧鄉村振興》雜志、《遼寧省機關事務》雜志、《本溪日報》和本溪市電視臺《第一媒體》、本溪縣《楓鄉融媒》等新聞媒體多次刊登報道。龔德友還接受了遼寧省鄉村振興雜志社的專訪,被推薦為2023年4月份《遼寧鄉村振興》雜志封面人物,在駐村干部年度考核評比中被評選為優秀等次。
【責任編輯:張健】